品鑒中華瑰寶,傳承文化基因——曠古遺音、萬方樂奏、絲路丹青展賞析
“中華瑰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工藝美術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與場館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是北京冬奧會期間一項重要文化內容。展覽分為八個版塊,內容涵蓋了工藝美術、古琴、傳統樂器、傳統美術、戲曲、金石篆刻與拓本、傳統年畫、戲曲演出和學術報告八個部分的內容,共展出1298件珍品。
天禹文化集團作為“中國工藝美術館中華瑰寶展四層南區展廳制作項目”的服務團隊,負責本展第二部分“曠古遺音——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第三部分“萬方樂奏——中國傳統樂器文化”、第四部分“絲路丹青——絲綢之路沿線壁畫傳摹”三部分展覽的深化設計及服務。設計團隊在面對時間緊迫的工作任務中,依舊堅持用展品講述中國文化故事的設計理念,高效高質完成深化設計服務,最終形成備受公眾矚目的展陳作品。
曠古遺音——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
整部“中華瑰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工藝美術展”中,第二部分的古琴藝術展收獲諸多音樂愛好者的高度關注。特別是兩大重點展品“鳴鳳琴”與“枯木龍吟琴”的展出,全面體現了古琴藝術的深厚底蘊,進一步引發公眾對樂曲文化發展的探討。
萬方樂奏——中國傳統樂器文化
在展覽當中,序廳通常是內容點題的存在。在第三部分中,觀眾即可通過序廳側方的投影墻率先觀賞有關傳統樂器歷史發展的視頻資料,便于觀眾直觀了解相關樂器的文化發展。
此部分通過四百余件來自全國民間的傳統樂器,向觀眾展示中國的樂器文化。為了讓觀眾更深入了解樂器背后的故事,每件展品都配有相關在線解讀的二維碼,觀眾可用手機掃碼查閱資料,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樂器的文化歷史。
絲路丹青——絲綢之路沿線壁畫傳摹
此部分是國內在壁畫臨摹、研究方面規模最大、跨度最大的一次集中展出,全面體現出藝術家和文保工作者共同協作的成果,在壁畫技藝傳承和藝術實踐上有重要參考價值。
第四部分展覽的亮點之一就是舉世聞名的“最小廟宇”——達瑪溝小佛寺遺址場景復原。設計團隊在專家的指導下完成達瑪溝小佛寺遺址復原,為觀眾打造近距離欣賞文化遺址的沉浸式體驗。
天禹文化集團成立至今,始終堅守文化傳播與傳承的信念,堅持專業化展陳設計、標準化施工布展打造高品質展覽,為行業增添學術性更強、觀賞性更高的展陳作品。未來,集團將繼續緊跟博物館行業領域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強化自身優勢,為賦能中國文化事業建設做出更多貢獻。